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蒙俄教育科技卫生领域合作的新发展(2)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苏联解体后,1995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互相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的协议》;2000年,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标志着

苏联解体后,1995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互相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的协议》;2000年,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标志着两国教育合作高层磋商机制开始走向规范化。2005年11月,两国合作签署了《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合作协议》,由此开始每年互派专家教师、互换教材资料、互相交流经验信息、互派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到对方实习,以及共同编写汉语俄语教材等,为两国民众加强沟通搭建了桥梁和开辟了窗口。在合作办学方面,相继开展了包括国家之间、地方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多种方式合作办学,尤其是同类专业高校间组建的校际联盟,为两国搭建起更加广泛多元的合作平台;2006年12月俄罗斯第一家孔子学院在远东国立大学正式成立,中方合作院校为黑龙江大学,截止目前在俄罗斯已先后设立了18家孔子学院;2014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大学正式签署在深圳合作办学协议,筹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力争打造为中俄两国教育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3]在人才交流方面,两国互派留学生人员比例大幅增长,据统计2016年中国赴俄留学人员已达到3万人,留学中国的俄罗斯学生近1.8万人,双方各类短期交流人员约3万人,两国已开始推动实施到2020年总计达到10万人留学交流计划。在学术交流方面,两国教育界多次举办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和教育展览等活动,通过多种平台进行广泛地合作对话,共同推动两国教育合作迈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和高水平的发展方向。

二、科技领域

1987年,中蒙恢复了中断20多年的科技交流,两国签署了《1987—1988年度科技合作计划》;1989年蒙古国政府科技代表团访华,两国从此定期举行科技合作会议和签订年度科技合作计划;1999年和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副院长杨柏龄先后率团访蒙;2007年,中国科技部副部长程培津率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访蒙并出席“中蒙技术转移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当前该中心以组织和推动两国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交流、合作和技术转移为己任,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2008年两国科技部门签署《中蒙政府间2008—2010年科技合作计划》,确定双边33项合作项目;2013年3月,两国就落实《2011—2015中蒙科技合作协议》达成共识;2013年10月,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与蒙古国教育科学部关于在蒙古国建设第一个国家科技园区的合作谅解备忘录》;2014年8月,两国签署了《关于推进科技人员交流的协议》以及《关于共建中蒙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11月举办的中蒙博览会上,现场签订了两国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及联合实验室等方面的25项科技合作协议,并举办了由内蒙古科技厅承办的“首届中蒙科技技术交流展”,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10个领域7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4]随着这些协议和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中蒙两国科技合作进入了发展新常态。此外,从2004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4届的“中国(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已成为当前中蒙俄毗邻地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科技成果及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会,为中蒙俄毗邻地区科技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使三国的科技及经贸交流与合作逐步深化,取得丰硕的成果;累计参展国内外企业9600多家,参展项目多项,签订合同及协议近960项,协议金额达320亿元,参观和洽谈的客商43万多人次。2014年以来,内蒙古科技厅已连续举办4届“中国新丝绸之路·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不仅有利于提升内蒙古畜牧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也为发挥好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9月召开的第二届中蒙博览会国际科技合作与产业化论坛上,围绕国际科技合作与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科技人才与合作平台共建、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经验交流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并签署了《国际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国际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富勒烯科研与产业化国际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在蒙建立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和发电系统生产线项目协议》等4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

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科技合作由来已久,多年来一直作为中国的排头兵与蒙古国开展科技合作交流。2005年内蒙古科技厅与蒙古国科技基金委员会在乌兰巴托举办了科技展,达成了总计超亿元的16项合作协议,并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蒙古国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从而开启了双方科技交流合作的序幕;2009年内蒙古科技厅与蒙古国科技基金委员会承办了“纪念中蒙建交60周年科技合作与发展研讨会”、2011年举办了“中蒙科技投入研讨会”、2012年和2014年先后召开了“中蒙科技合作与交流座谈会”;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与蒙古国草业协会启动了“蒙古高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模式联合研究”项目;2014年,引进两名蒙古国院士进入了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北极神绒牧业研究所成立的“蒙古高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201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与蒙古国科学院和乌兰巴托大学达成了多项科技合作共识;2014年内蒙古科技厅通过实施《内蒙古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及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向蒙古国稀土、有色及黑色矿等资源探测提供帮助,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寻求并拓展新的科技合作领域;2015年内蒙古对外科技交流中心承接了蒙古国实施的“蒙古国草原畜牧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蒙古国边远牧区户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试验示范”“中蒙小型风力、太阳能发电机推广应用”等科技援外项目,并针对中蒙科技合作的相关领域承办了6期专题培训班,总计培训了100多名蒙古国学员。此外,在中国科技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的组织推动下,内蒙古高校和科研院所与蒙古国畜牧业及延伸产业开展了诸如传统医学、草原生态保护、畜牧学、矿产研究领域等上百个科技合作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网址: http://www.zgwscyzz.cn/qikandaodu/2020/1117/850.html



上一篇: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积
下一篇:村寨村貌好 社风民风淳 ——六盘水市钟山区实

中国卫生产业投稿 | 中国卫生产业编辑部| 中国卫生产业版面费 | 中国卫生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卫生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